

第三代宽禁带功率半导体材料碳化硅(SiC)的应用-云帆兴烨
近几十年来,以新发展起来的第3代宽禁带功率半导体材料碳化硅(SiC)为基础的功率半导体器件,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备受人们关注。SiC与第1代半导体材料硅(Si)、锗(Ge)和第2代半导体材料砷化镓(GaAs)、磷化镓(GaP)、GaAsAl、GaAsP 等化合物相比,其禁带宽度更宽,耐高温特性更强,开关频率更高,损耗更低,稳定性更好,被广泛应用于替代硅基材料或硅基材料难以适应的应用场合。
(1)禁带宽度更宽:SiC 的禁带宽度比Si高3倍以上,使其能耐受的击穿场强更高(临界击穿场强是Si基的10倍以上),故器件能承受的峰值电压更高、能输出的功率更大。相同电压等级下,SiC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漂移区可以做得更薄,可使整体功率模块的尺寸更小,极大地提高了整个功率??榈墓β拭芏?。另外,导通电阻R on 与击穿场强的三次方成反比例关系,耐击穿场强的能力高,导通电阻小,减小了器件开关过程中的导通损耗,提升了功率??榈男?。
(2)耐温更高: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温度超过600 ℃的高温工况下,而Si基器件在600 ℃左右时,由于超过其耐热能力而失去阻断作用。碳化硅极大提高了功率器件的耐高温特性。
(3)热导率更高:SiC器件的热导率比Si高3倍以上,高导热率提升了器件和功率??榈纳⑷饶芰Γ醯土硕陨⑷认低车囊?,有利于提高功率??榈墓β拭芏?。
(4)载流子饱和速率更高:SiC与Si相比,其载流子饱和速率要高10倍以上,而SiC器件的开关频率是Si基IGBT的5~10倍,增强了器件的高频能力。SiC器件不仅导通电阻R on 小,而且开关过程损耗也低,提升了功率模块的高频性能。
(5)临界位移能力更高:不仅SiC的临界位移能力比Si高2倍以上,而且SiC器件对辐射的稳定性比Si基高10~100倍,SiC基器件具备更高的抗电磁冲击和抗辐射破坏的能力。适合用于制作耐高温抗辐射的大功率微波器件。
然而,现有的封装技术大多都是沿用Si基器件的类似封装,要充分发挥碳化硅的以上性能还有诸多关键问题亟待解决。
由于SiC器件的高频特性,结电容小,栅极电荷低,开关速度快,开关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率极大,寄生电感在极大的 di/dt下,极易产生电压过冲和振荡现象,造成器件电压应力、损耗的增加和电磁干扰问题。
关于在高温、严寒等极端条件下可靠性急剧下降等问题,急需寻求适应不同工况的连接材料和封装工艺,满足不同封装形式的热特性要求。针对??槟诓炕ト?、多面散热、大容量串并联、制造成本和难度等问题,适当减少热界面层数,缩减??樘寤嵘β拭芏群投喙δ芗墒俏蠢吹那魇?。采用先进散热技术、加压烧结工艺,设计功率半导体芯片一体化,优化多芯片布局等方式,起着一定的关键作用。
针对上述问题,国内外专家及其团队研发不同封装技术,用于提升??樾阅埽档驮由⒉问?,增强高温可靠性。
美国 Wolfspeed 公司研发出结温超过 225 ℃的高温SiC功率模块,并将功率??榈募纳绺薪档偷? nH。美国GE公司的全球研究中心设计了一种叠层母线结构,构造与??橹氐⒘拇悸肪叮够芈返绺薪抵?. 5 nH。德国赛米控公司采用纳米银烧结和SKiN布线技术,研发出SiC功率??榈母呶隆⒌透蟹庾胺椒?。德国英飞凌公司采用压接连接技术,研制出高压 SiC 功率???。德国Fraunholfer 研究所采用 3D 集成技术研制出高温(200 ℃)、低感(≤1 nH)SiC功率???。瑞士ABB公司采用3D封装布局,研制出大功率低感SiC功率???。瑞士ETH采用紧凑化设计,优化功率回路,研制出寄生电感≤1 nH 的低电感 SiC 功率??椤H毡灸嵘9净谒阒苯臃笸澹╠irect bonded copper,DBC)封装,研制出低感 SiC 功率???,应用于车用电机控制器。
上述碳化硅的优良特性,只有通过??榉庾安季值目煽啃陨杓啤⒎庾安牧系难⌒?、参数的优化、信号的高效和封装工艺的改善,才能得以充分发挥。
本文中重点聚焦典型封装结构下,低杂散参数、双面散热??橄禄撼宀愕挠跋旌凸β誓?槭Щ淼裙丶际跄谌莸氖崂碜芙?,最后展望了未来加压烧结封装技术和材料的发展。